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呤喇《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1859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
B.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C.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D.广州被辟为通商口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姑娘穿着欧式的服饰,根源在于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西方学者称中国古代某学说为“Neo-Confucianism”,这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该“学说”是指
A.孔孟儒学
B.董仲舒的新儒学
C.程朱理学
D.明末清初的儒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孔孟儒学并没有吸收佛教和道教的观点;B董仲舒的新儒学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C程朱理学是宋代由儒、道、佛融合而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符合题意;D明末清初的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某个时期的《科学普及资料汇编》记载:广东农民创造出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此类科学“奇迹”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大跃进”运动时期,我国片面强调工农业发展的速度和产量,使得经济发展领域出现了浮夸风,把不可能实现的虚报成取得的成就,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皇族姓氏排在首位,主要体现了皇权的独尊地位。故选A。B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D项是文化范畴,与材料无关。
点评:百家姓的排列顺序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加强。皇权的不断加强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的发展趋势,此外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还有一个趋势即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与之相关的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措施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措施也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
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
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来移风易俗作用。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
材料二?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三?归根到底,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
——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历史贡献。(3分)
(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3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0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贡献:兴办实业;重视教育,兴办学堂;重视社会公益事业。(3分)
(2)出发点:适应民生需求;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2分)
思潮:实业救国。(1分)
(3)论点: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承担者。(1分)
论证:①经济上奠定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发展兴办实业(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的进程。(3分)
②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中国走向民主、法制,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运动争。(3分)
③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反对迷信、愚昧,宣传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形成思想解放运动潮流,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思想武器。发展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进行归纳。
(2)根据材料信息“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结合标题《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回答,再联系当时的实业救国思潮。
(3)首先提取观点“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开展一系列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实现民主政治的斗争。③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反对迷信、愚昧,宣传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