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主要取决于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实施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借鉴了斯大林经济体制
D.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进行的是“一五”计划,故A项正确。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于1956年;C借鉴斯大林模式是在1956年后;D不是主要原因。
考点:一五计划
点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从1953年至1957年,新中国仿照苏联工业化模式实施的,第一个为期五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这是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而发行的股票,D项错误。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社会主义公用制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A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C项商品经济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故选B。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以图文材料考查经济体制的题目还可以这样设计: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变化

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

今日商品任挑选
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实行的怎样的经济体制?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丁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对环境的破坏。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表数据的变化表明
A.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C.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D.公有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表格可以看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私有经济均存在,反映了我国这一时期呈现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故选A。B项错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在经济体制 改革过程中的一个摸索阶段,并非改革的目标;C项错误,表格并非说的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指的是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D项明显错误。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所有制的结构不断地发生变化。原来单一的公有制逐渐发展成多中国所有制并存的结构。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指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打破了所有制的崇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必将进一步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城市
C.城市
D.国营企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农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故选A。农村的改革率先是有安徽等地在1979年发起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进入到城市。因此BCD错误。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9年开始,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走的是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的路线。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