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提点刑狱公事:官署名。是宋代中央派出的“路”一级司法机构,简称“提刑司”、“宪司”、“宪台”。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而与之职能相类似的是刺史、都察院和御史台。所以答案选A。参知政事负责的是行政事务,行宰相之责。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除王位世袭制外,还有: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政治时说:“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前后仅十五年。然开后世一统之局,定郡县之制。其设官定律,均为汉所因袭。其在政治上之设施,关系可谓极大。”以下朝代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秦灭亡后汉承秦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也是短暂而亡,其体制大部分被唐朝继承和发展,所以本题选C,A、B、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汉承秦制。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宋、明以来中国历史存在大量“官无封建,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有史料载,胥吏们“父以传子,兄以传弟,钱粮出入,尽归掌握”。对这一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明了宗法制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实际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结果
C.导致国家组织能力被严重地削弱
D.使得国家财政税收改革往往阻力巨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自秦朝开始,郡县制即逐渐取代宗法制和分封制。故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时间“宋、明以来”不符。本题应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薛金星《教材全解》
材料二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
及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明太祖集》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五 英人于世界民族中,诚不愧为先觉,彼既认明王权不当绝对,即创为根本大法,使国中贤智,得所准据,以发抒其意气。 ——章士钊《政本》
材料六 “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1)根据材料说明,宰相的职责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自秦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后,在中央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2分)
(3)图一是我国什么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4分)
(4)依据材料,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3分)
(5)材料中的“根本大法”是指哪部法律?(2分)以此为依据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6)材料体现了怎样的原则?(2分)结合材料说明此原则的目的或作用。(2分)
参考答案:(1)“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分)
(2)宰相权重,容易形成对君权的威胁。(2分)废丞相。(2分)
(3)唐。(1分)图一是专制(或集权)的决策方式(2分);图二是民主的决策方式。(2分)
(4)人民主权,法律至上,任人唯贤。(3分)
(5)《权利法案》。(2分)君主立宪制。(2分)
(6)分权制衡。(2分)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或防止出现专制)。(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一个社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