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用“春天”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哪项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
[? ]
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入注目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承包田里精耕细作
D.充满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商客、民工来去匆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根据下表分析,1953—1957年,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改造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发生严重自然灾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准确提炼出图表的讯息,土地制度由地主私有到农民私有,再到集体所有,牢牢抓住题干中答题项的要求,再注意时间限制“1953—1957年”,联系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因此选B
考点:新中国经济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第一次,1950年土地改革,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使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被彻底废除,为新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第二次,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第三次,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第四次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 ]
A.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B.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促进
C.对非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的肯定
D.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共“十四大”相对“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中共“十四大”的有关内容。中共“十四大”相对“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促使经济特区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特区优越的地理位置②国家给予特区的特殊政策?
③特区采取的先进的管理模式④特区引进的先进的技术设备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