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C.导致国家经济的衰退
D.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苏联经济体制弊端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符合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的理解的应该是人民生活方面,符合要求的D项。C项表述错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A项时间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段材
料反思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2年,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即主张社会主义阵营协作互助以对抗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反映了
A.美苏冷战意识形态分歧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B.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C.苏联轻工业发达,无需融入资本主义市场
D.美国陷入“滞胀”,苏联在经济领域加强扩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指的是社会主义阵营协作互助以对抗走向灭亡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明显的带有意识形态的特征,所以结合时间是在1952年,可以看出是A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决定二月革命采取暴力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的落后
B.长期的沙皇专制统治,造成俄国没有合法斗争的条件
C.临时政府继续参战
D.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做此题时,有很多同学过分强调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客观的分析,这更主要是取决于俄国的国情,属于国情的A、B两项中当然B项更能说明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8分)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在本世纪给所有国家都带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1993年出版
材料二: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是农业,以牺牲农业的利益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这样做必须借助于强化中央政权对市场和贸易的统制,并在一段时间内以强制性的方式割断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行政部门对经济的控制越强,经济本身增长的能力便相应地越弱,从而导致增长的速度最终缓慢下。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它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1999年出版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美 “古典”发展模式的经济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归纳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4分)
(2)材料一中的“结构性矛盾”在20世纪给美国为首的国家带强烈的影响指什么?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和方式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是如何修正自身发展模式的?(8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模式的弊端。20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中国修正这一模式各有哪些主要表现?(10分)
(4)西方国家与中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修正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从中得出什么启示?(6分)
参考答案:(1)特点:自由主义或自由放任(2分)。弊端:导致生产过剩,扩大贫富差距(2分)
(2)影响:引发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2分)。标志:美国罗斯福新政(2分)。方式: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分)。克林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有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2分)。
(3)弊端: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企业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牺牲了农民利益,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分)。
中国: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4分)。90年代初,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共同之处: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2分)。
启示: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尊重经济规律;根据国情选择经济模式;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防止僵化;要善于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1)由材料“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等关键信息可知,英法美 “古典”发展模式的经济指导思想是自由主义或自由放任。由材料“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可知这种经济理论会导致生产过剩,扩大贫富差距。
“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影响就是经济危机,这里所指的是1929-1933世界性经济危机。为了解决这场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90年的克林顿政府的“新经济”即是“知识经济”,“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有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
(3)由材料“带有强制性”“牺牲农业的利益”“强制性的方式割断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经济本身增长的能力便相应地越弱,从而导致增长的速度最终缓慢下”等关键信息可得出苏联模式的弊端: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企业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牺牲了农民利益,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80年代修正的表现有: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90年代初,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西方国家与中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修正的手段共同之处: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启示:任何经济发展模式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尊重经济规律;根据国情选择经济模式;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防止僵化;要善于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