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分)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
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
道: “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
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1)为什么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则认为“是痛击我们的”?
(2分)
材料二? 1933年3月9日,国会颁布《银行紧急法令》、《存款保险法》;1933年6月16
日,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年7月5日,政府颁布了《全国劳资关系法》;1938年
2月16日颁布《农业调整法》;1935年8月14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国会的《社会保障法》;
1933年5月18日,颁布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
经济……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是怎样“使市场
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轨道”的?(3分)
材料三?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
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3)据材料三,罗斯福新政前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这给
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1分)
参考答案:(1)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的原因: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
用市场发展经济。西方人士觉得“是痛击我们的”原因: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
渡。
(2)背景:爆发经济危机,自由放任政策已经无法解决危机。(4分)罗斯福通过法律形式,
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干预(6分)(列举新政内
容也可以)
(3)转变:由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2分)开创了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世界经济理论的变革,为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4
分)
(4)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国经济政策,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等。(4分)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方式考查了苏、美两国经济政策的变化。
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第二问考查罗斯福新政背景和内容;第三问考查
学生罗斯福新政特点及影响;第四问相对开放主要从经济体制变革与生产力相适应和生产关
系调整与生产力相适应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借鉴的角度考查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列宁领导实行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领导实行改革开放,两者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 ]
A.采用先进科技
B.允许私有制发展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活跃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
A.江苏
B.安徽
C.福建
D.广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安徽和四川两省。故正确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中,对农民的政策包括
A.固定的粮食税
B.余粮收集制
C.允许粮食买卖
D.实行收购制,并提高收购价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考生分析比较能力。A、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措施,B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固定粮食税
B.实行工业国有化
C.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D.允许自由贸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规定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与材料最符合的是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