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局面,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这一局面被改变是?

[? ]
A.禹
B.启
C.商
D.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4分) 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前就有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真正属于“家天下”的事例,主要有两项:一为“皇位世袭制”;二为“皇族特权制”。
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行嫡长子继承制。如西汉有司请于文帝曰:“……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文帝许之。启为太子,即位为景帝。
“皇族特权制”……秦朝建立,李斯主张“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置诸侯不便”。刘邦……大封其子弟为九国,占去国土的大半。东汉史学家班固论曰: “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诸侯王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拥有军、政大权。
材料二?自秦朝以来,中央官吏和地方行政不再行世卿世禄制度,而代之以官僚制度,大小官吏都是来自地主阶级和庶人,这与西周时期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度有根本的不同……柳宗元对于这一变化(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十分看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封建论》一文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又说:“两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朝“有叛将而无叛州”,证明了郡县制是一种好的制度”。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你给“皇位世袭制”和 “皇族特权制”作简明扼要的定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汉开始的选官制度是如何体现“公天下”的。(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代开创中央集权制的积极作用。(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间
| 职位
| 基本职权
|
明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是如何加强君权而削弱相权的?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6分)
参考答案:(1)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侍中、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8分)
(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3)没有。(1分)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2分)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2分)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1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结合教材可知,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设置“中朝”,丞相变成了执行机构;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本题主要考察选择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皆不鉴秦设相之患”,“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太祖朱元璋对丞相的使用一开始就存有戒心。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3)“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内阁不能统领六部,不能制约皇权,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处的设置,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唐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请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在中国奴隶社会周王朝统治时期形成的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最核心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希腊与古罗马留给人类社会最宝贵的遗产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代西方社会最典型的民主政治体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分封制;宗法制。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古希腊:民主政治;古罗马:法律制度。
(4)君主立宪制;共和制。
(5)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
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可以看出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分封的对象有同姓亲族,这是主体,还有姻亲、功臣和先代贵族等。故选C。A项是原始社会的王位传袭制度;B项是土地制度;D项是秦朝以后实行的政治制度。
点评: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但是,西周的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易于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