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安徽太平)仙源东溪项氏族谱》祠规载:“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主要说明了
A.该地祠堂文化盛行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C.宗法制在当地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作用一致
2、判断题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
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
3、综合题 (14分)阅读有关科举制的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请更其法,凡《四书》、《五经》之文皆问疑义,其所出之题不限盛衰治乱,使人不得意拟,而其文必出于场中之所作。又不然,则姑用唐宋赋韵之法,犹可以杜节抄剽盗之弊。其表题专出唐宋策题,兼问古今,人自不得不读《通鉴》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顾炎武对科举制的基本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炎武上述议论的背景。(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1905年被废除的原因。(6分)
4、判断题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 ]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5、判断题 山东省常被世人称为“齐鲁大地”,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
A.商朝甲骨文记载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战国诸侯国
D.秦朝郡县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