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
A.积极动员和组织民众抗战
B.采用相同的抗战路线
C.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D.都进行了积极的抵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确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左图信息为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右图为开国大典,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可知二者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新发展,A项符合题意,B项只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影响不是二者的共同点,C D两项仅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也不是二者的共同点。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为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映?

[?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对学生运动的声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纲领文件、法律等等往往是一个阶级、一个国家政治意志的集中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实行责任内阁制。?──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材料一体现了《天朝田亩制度》中的那一项内容?反映了什么思想?(3分)
(2)据材料二,简要指出《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5分)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中国的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3分)
参考答案:
(1)内容:产品分配的办法,实行圣库制度。(2分)
思想: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1分)
(2)主要内容:人民主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3分)
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2分)
(3)制定:一届全国人大。(1分)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
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
(4)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确立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加快立法工作,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3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描绘的是太平天国的实物分配方案,从“通天下皆一式”的字样中可知其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2)材料二中描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有人民主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3)材料三说明了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这一部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该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同时也确实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从材料四的内容中可以得出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的表现有加快立法工作,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1982年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同时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总方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微观问题的分析能力,就内容而言考查的是法制的进步,从中可以折射出高考考查的角度,今后的高考将会从更加具体和细小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考查重大历史事件和运动,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和说明历史具有服务于现实社会的巨大实际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以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如今,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这一观念的变化是因为发生了?
[? ]
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