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人民解放军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最直接的原因是?
A.群众基础良好
B.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C.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
D.中原地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山东,兵力分散在东西两头,造成中原地区国民党兵力空虚,这是解放军选择中原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的直接原因;中原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可以打乱国民党军事部署和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则是其根本原因。只B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
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
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共两党之所以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相同利益),B项符合题意,而A项新三民主义是两党合作的基础,C D两项是两党合作的重要原因或客观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故答案选B项。
点评:关于国共两党的关系,总结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二者经历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从合作和分裂产生的效果可以看出两党合则民族振兴,两党分则民族遭遇险境,因此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两党有必要进行长远的第三次合作。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 禁庙宇寺观。既成者还其俗,焚其书,改其室为礼拜堂,籍其资为医院等院。此为拯民出於迷昧之途,入於尤明之国也。
二 禁演戏修台建醮。先化其心之惑,使伊所签助者,转助医院、四民院、学馆等,乃有益於民生实事。?
——《资政新篇》
材料二?如图

同文馆旧址?万木草堂
材料三?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的主张。(2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同文馆与万木草堂在办学目的上有何不同之处?(4分)
(3 )据材料三概括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并分析该办学理念在当时的积极作用。(7分)
参考答案:(1)主张:改庙宇为礼拜堂;开设新式学校、医院。(每点1分,2分)
(2)同文馆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洋务运动所需人才;
万木草堂的办学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每点1分,共2分)
(3)理念:主张学术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每点1分,2分)
积极作用: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推动学术的发展(开创一代学术自由的新风);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每点1分,共3分)
本题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改其室为礼拜堂”可知是指改庙宇为礼拜堂;“籍其资为医院等院”可知是指开设新式学校、医院。
(2)结合所学知识,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万木草堂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新式学堂。因此一个是为洋务运动培养人才,一个是为维新变法培养人才。
(3)注意材料信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可知是指蔡元培的“学术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再与新文化运动联系分析作用,在蔡元培办学期间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基地,推动学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南京条约》的消极影响的相关内容,所以AB两项不正确。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不是四十年代,所以C项错误,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地图可以直观反映历史。如果给下列地图加一标题,应该是

A.太平天国形势图
B.辛亥革命形势图
C.北伐战争形势图
D.红军长征路线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地图可知这次战争从广州开始,然后北上,所以只有北伐战争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