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一个“守旧与创新”的主题,下列对该主题的理解正确的有①守旧是指洋务运动不愿引进西方先进科技②创新是指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③守旧是对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而言的④创新是指洋务运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判断题
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
A.“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C.“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实未敢信。”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过去……
材料二?
?
?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江南制造总局?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
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16世纪“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之际,当时的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3分)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3分)
(3)从材料三“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5、选择题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
①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
②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③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的落后 ?
④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