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出现短暂的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
(3)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一个“守旧与创新”的主题,下列对该主题的理解正确的有①守旧是指洋务运动不愿引进西方先进科技②创新是指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③守旧是对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而言的④创新是指洋务运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①错误、③正确;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发展新式教育,创办海军,开启了中国经济、教育和军事的近代化,但并主张变革封建制度,没有进行政治变革。②对、④错,故选C。
点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
A.“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C.“仅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等词,谓可折冲樽俎,足以制敌之命,…实未敢信。”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洋务派前期创办一些军事工业,但遇到了诸如资金、交通等诸多问题,这使他们认识到,“强”是建立在“富”的基础上的,B的表述体现了他们这种思想。所谓振兴商务,就是创办一系列民用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过去……
材料二?
?
?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江南制造总局?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
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16世纪“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之际,当时的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3分)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3分)
(3)从材料三“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1)措施: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经济上重农抑商;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每点1分,共3分)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每点1分,共3分;若答“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可得2分,但总分不超过3分)
(3)信息: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每点1分,共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奠定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发展的扩张性与掠夺性;火车和轮船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手段。(任答2点,每点1分,共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
①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
②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③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的落后 ?
④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受各种因素影响,完全解体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种状态下,旧有的认识仍然存在,才会出现产品的积压;此处,也与洋人未作好对中国市场的调查有关。④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