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先后经历了走“英日人的路”,走“美国的路”,走“俄国人的路”,最后找到了“自己的路”。据此回答: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各是怎样走“英日人的路”和走“美国人的路”?结果如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由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结果如何?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历史探索成败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自己的路”今天走在怎样的道路上?下一个前进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保证我们达到理想的目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中国某出版社翻译西学著作数量统计示意图。该社译著类别具有代表性,它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A.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B.由肓目排外到全盘西化
C.由对内革命到对外反帝
D.学习西方层次由表及里
3、判断题 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其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上述材料说明其主要目的是?
[? ]
A.团结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B.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C.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
D.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4、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5、判断题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