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先后经历了走“英日人的路”,走“美国的路”,走“俄国人的路”,最后找到了“自己的路”。据此回答: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各是怎样走“英日人的路”和走“美国人的路”?结果如何?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由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结果如何?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历史探索成败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自己的路”今天走在怎样的道路上?下一个前进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保证我们达到理想的目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依照英国、日本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维新即戊戌变法。结果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仿效美国进行革命,搞三权分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果革命果实被封建军阀篡夺;中国封建主义的根基过于深厚。
(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学习俄国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后来又以城市暴动为中心,均未成功。后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采用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取得巨大成就,也遇到了巨大困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认识了中国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3)说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4)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正在率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中国某出版社翻译西学著作数量统计示意图。该社译著类别具有代表性,它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A.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B.由肓目排外到全盘西化
C.由对内革命到对外反帝
D.学习西方层次由表及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第一阶段翻译西方科技类著作最多,说明此时以学习西方器物为主,第二阶段翻译政治类著作最多,说明此时主要学习西方制度,第三阶段翻译思想类著作最多,说明主要学习西方文化。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器物——制度——思想的过程,层次由表及里,不断深化,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其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上述材料说明其主要目的是?
[? ]
A.团结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B.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C.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
D.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时间“一战期间”,刊物内容反映作者“求变”,可断定这份刊物是《新青年》,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作者所主张的“求变”主要针对思想观念。故选A。B项主要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学习;C项是迷惑项,无实际意义;D项是制度领域里的学习,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
点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先进的知识法分子希望通过思想的解放,能够取得西方国家所未获得的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造中国的旧社会。但是在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
[?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