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古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4分)
(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哪个对后世影响最大?(4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 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
材料二 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或民贵君轻);
材料三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材料四 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4分)
(2)一是墨家;二是儒家;三是道家;四是法家。(4分)
(3)材料四的法家思想对当时影响最大;
材料二的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最大。(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 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发展的内因主要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A、C项不是主要原因;B项属于外因,均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对1954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的准确记忆和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中关键字眼是“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没有迷信的内容在里面,也没有天朝大国思想,既然政府修建了铁路,就不能说拒绝引进西方技术,所以结合关键字眼“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我们可以判定答案是B。
点评: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10分)请回答:

?
?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D组:毛泽东和邓小平
(1)回答出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4分)
⑵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4分)
(3) 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4分)
(4)叙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3分)
参考答案:(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2)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
本题解析:(1)A是洋务派,以“中体西用”思想,B是维新派和革命派,以资产阶级思想。
(2)新文化运动后期,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主的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以俄为师。
(3)根据必修一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出答案。
(4)答案不追求一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