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漫画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下列各项与这一政策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柏林危机的出现
D.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二战后美国制定了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为此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A、B、C三项是冷战的具体表现。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
A.美苏核军备竞赛
B.越南战争
C.冷战
D.不结盟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消极的和平”是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选项中B是指战争,应该排除;不结盟运动应该是指积极的和平,故应排除;AC相比较,C可以包括A,故应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A.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B.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C.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D.恐怖主义是传统安全威胁需铲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材料,许多国家对美军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表示支持,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说明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全球化的主要障碍应该是贸易保证主义;C项说法明显错误,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贫穷,并未被消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传统安全威胁,恐怖主义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故D项不正确。
点评:近几年高考多以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世界形势为切入点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考查。在复习备考时,仍要紧扣热点,如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日本不断加快“入常”步伐等,这些都是高考重要的命题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9年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国应消除其国际经济政策中之冲突,并鼓励任何缔约国或所有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该条规定对于美国来说
A.有利于从经济上控制欧洲
B.增强了遏制苏联的经济实力
C.马歇尔计划的使命已完成
D.强化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大西洋公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的条约,材料中强调缔约国的经济合作,当时美国是超级大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然而西欧二战后经济实力大大削弱,更多依赖美国,所以有利于美国从经济上控制欧洲。苏联在经济上无法抗衡美国,遏制苏联的经济实力不是美国的条款的主要目的。马歇尔计划是对欧洲的援助计划,此时没有取消。美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是有其经济实力决定的。故选A。
点评:本题注意正确分析条约内容,要求看到外交辞令背后的真实目的。还可考查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及表现和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 )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表明作者认为冷战并不是美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事件,言外之意是还有比冷战更光辉的事件,即是热战。备选项中AB都是冷战的表现,所以排除AB两项,D项中东战争与冷战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