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词一:圣西门?主题词二:《共产党宣言》?主题词三:巴黎公社?
主题词四:列?宁?主题词五:毛泽东?主题词六: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某学习小组拟对上述主题词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3分)
(2)主题词三所显示的运动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
(3
)主题词四、五所反映的历史人物所进行的革命运动在革命发展阶段上有何相同点?(3分)在革命道路上有何不同?(4分)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5分)
(1)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实践与挫折。(3分)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3分)
(3)相同点:都是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3分)
不同点:俄国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4分)
根本原因:两国的国情不同。(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



图一拉斐尔《圣母与圣子》?图二《论法的精神》?图三中世纪圣母像?
回答(1)拉斐尔《圣母与圣子》反映的是什么题材的绘画?(2分)从作品的名字和画中的内容看,此时的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4分)对比图一和图三两幅艺术作品的不同,并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4分)
(2)《论法的精神》被称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4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2分)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有哪些相同点?(6分)
参考答案:(1)题材:宗教题材(2分)态度: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了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对教会势力抱和解态度。(4分)中世纪:人物形象神情呆滞;原因:中世纪教会宣扬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
拉斐尔:温柔美丽,慈爱、幸福。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禁欲主义(4分)
(2)理由:孟德斯鸠在这部书里提出了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4分)?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2分)
(3)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②都是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③都不同程度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④都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6分,答出其中任三点即可给满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进行的简化宗教仪式、否定教皇权威等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
A.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
B.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解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主要是在思想领域进行的,促进人们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所说的伟大人物有哪些?材料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核心:肯定人,突出人的价值和地位。发展:人是自由的,自由是天赋人权,并由法律保障。
(3)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法国大革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文艺复兴运动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他写道:“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1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她仅用40多年时间(1871~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社会的时代特点。文艺复兴运动的表现形式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3)依据材料三,简要概括17~19世纪世界科学中心的三次转移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参考答案:(1)时代特点:“人被发现”的时代。
表现形式: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实质: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2)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宣扬“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提出“三权分立”的政治构想。
(3)第一次转移:促使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并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转移:推动启蒙运动迅速发展,引发法国大革命。第三次转移:带动了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可结合材料信息“巨人”概括出当时社会的特点是“以人为核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中“自由”“契约”等关键信息概括即可。第(3)问,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