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2年1月太平天国答英国海军照会:照会敬悉意,不胜诧异。须知贵国敬奉耶稣,我天朝崇奉上帝。贵我两国既以崇拜耶稣为宗教之本源,自当世代交好,犹如一家。……自当各守天数,权衡双方之缓急,而不可损人以利己。
—一伶俐《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材料二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
——《孙中山选集》上卷
材料三 吾国现势,非致力对外之时,故宜维持列国对我素持之主义,使之相承不变,而得专心一意于内政之整理。
——《宋教仁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对外愿望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相信列强“中立”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没有看到什么实质问题?
(4)材料三宋教仁主张的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1)宗教信仰一致。(2)认为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列强不会干涉。(3)两者都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看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4)维持列强在华现状,承认列强在华取得的特权。
本题解析:(1)问抓住材料“贵我两国……为宗教之本源”一句理解回答。
(2)问抓住“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一句理解回答。(3)问的共同点应从对帝国主义态度方面回答。实质问题是指帝国主义的本质问题。(4)问的实质以“维持”“相承”字眼概括出承认列强在华特权。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海南中学团委与学生会工作计划里,准备在2011年组织一系列的纪念或庆祝活动,其中不可能有
A.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B.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
C.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D.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A.利用义和团
B.颁布明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清廷官员主张消除革命力量隐患的最好办法是采用“预备立宪”,即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消弭革命思想,由此可见当时革命思潮已经兴起,所以答案选C,A B两项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兴起之前,D项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三者均与题中时间特征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五四运动是一次不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中“彻底”指的是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知识分子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