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堪称“国之瑰宝”,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其行当有生、旦、净、丑
B.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取昆曲等剧种的优点和特点演变而形成
C.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D.我国艺术博大精深,京剧体现不了中国戏剧的精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徽班进京后能在北京扎根,最终形成京剧这一新剧种,主要因素有( ? )
①北京经济繁荣,文化娱乐需求面广?②皇室喜好京剧艺术
③京剧艺术家博采
众长,不断创新?④清政府定京剧为“样板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的是元杂剧的出现,而京剧诞生于清朝时期,因此选C.
点评:中国的戏曲艺术远源流长、丰富多彩。早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刀耕火种、捕鱼打猎的生活。为了获取食物,人们在采集或出猎以前,要进行跳舞、欢歌的祈祷活动,以求成功。原始社会的仪式性歌舞因为要用人来装扮野兽或其他事物,便为后世人们装扮故事中的人物提供了借鉴。仪式性歌舞到后来发展为各种既娱神又娱人的节日民俗,成为一种歌舞传统。以后,宫廷和民间还有各种祭祀神灵、驱除瘟神的仪式,大家载歌载舞,活动中还需要装扮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称为优伶,他们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演员。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明朝时候,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清朝时期京剧形成并得到发展。
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大众日报》在2008年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C.淹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
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蔺相如》是反映战国时期历史的戏剧,故C 的说法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