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北京大学自由发展,体现了下列哪种思想
[?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民主和科学
C、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D、兼容并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结合所学,实际上是指西方科技,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不能单纯引进西方技术,A不对;“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说明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不成功的;C排除;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可见B符合题意。
点评: 20世纪中国社会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是制度落后,即封建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阻碍社会进步、箝制思想、造成中国的落伍等等。所以要“民主”;唯有民主才能实现社会解放、思想解放,社会进步。另一个问题: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历代封建统治者大搞封建迷信,给广大人民带上封建的精神枷锁,进行的精神奴役。目的是企图农民放弃对封建制度的“斗争”,甘愿为其所统治。因此需要科学。唯有科学才能扫除迷信,才能确立真正信仰。而唯有摆脱迷信,才能追求民主。提倡科学,实际上也是提倡民主。
因此,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可以讲切中时弊,深入人心。民主科学的思想很快就会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继民主共和以后,另一深入人心的主流思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题中“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以及“ 诋毁吾国固有一切”即可选出正确答案。所给选项中只有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全盘否定和肯定。故选D。A项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为学习制度和思想;BC项只是学习的西方的制度,尚未进行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全面的学习。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特点。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运动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传统道德。但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激看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当中国面临民族危机时,中国的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纷纷提出各自的不同救国方案。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
——李鸿章
材料三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材料四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
材料五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之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
——陈独秀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怎样付诸实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的“变”在政治上有什么表现?又是如何实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主张?他是如何实现他的主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五体现了陈独秀什么样的思想认识?为此他是如何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上材料反映中国近代思想是如何演进的?在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过程中,其主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思想启迪作用。
(2)“材料”: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实践:洋务运动。
(3)表现:主张君主立宪制;实践:1898年发动维新变法运动。
(4)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
(5)思想认识:国民思想愚味无知。实践:1915年发起新文化运动。
(6)演进: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主流:救亡图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