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开创行省制度的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唐朝
2、判断题 史书记载“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
①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实行专制统治?②以郡县制作为全国基本的政区体制
③强干弱枝,以刺史监察地方官员?④以通判监督地方,有权向中央通报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3、判断题 18分)在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始终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权限成了历朝历代制度设计中的头等大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
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予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后世子孙永不许恢复宰相制度,如有人如此请求,即以叛逆论罪,凌迟处死。?——朱元璋
材料四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宋太祖后,大臣上
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吴晗《朱元璋传》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
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4分)
(3)材料三中朱元璋下达命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人们习惯上把明中期以后的内阁首辅徐阶、高拱等人称为宰相,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7分)
(4)材料四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4、判断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是
A.公元前230年、嬴政
B.公元前221年、商鞅
C.公元221年、嬴政
D.公元前221年、嬴政
5、判断题 下面四幅图中,哪一幅能正确反映出中国历史上关于相权势力的消长
[? ]
A.

B.

C.

D.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