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来临时,美国一对母子有如下一段对话: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为解决“没有煤”与“煤太多”的矛盾,罗斯福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是
A.银行休业整顿
B.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文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指(?)
A.美国政府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
B.美国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C.美国政府仍然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美国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结合所学可知,这种调整指的是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D项正确;AB两项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无关,谈不上“新应用”,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均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他们的经济类型是不同的。以下哪一组组合是正确的??
[?]
A.法国—政府主导型经济?
B.日本—混合市场经济?
C.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D.英国—计划指导型经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二?有关罗斯福新政的一组图片


材料三 1984年,深圳对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到1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重达91.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革关。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2分)材料二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内容?(4分)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哪些?深圳价格体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何影响?(6分)
(3)通过对上述材料的阅读,你对计划和市场有什么认识?(3分)
参考答案:(15分)(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调整工业生产(《工业复兴法》)、举办公共工程。(4分)
(2)条件: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商品供应日趋充足;体制创新,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4分)
影响:进一步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2分)
(3)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而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3分)
本题解析:
(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再根据图片判断是调整工业生产(《工业复兴法》)、举办公共工程的措施。
(2)注意从改革开放、体制创新等角度回答,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再根据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回答影响。
(3)注意比较罗斯福新政和深圳价格体制改革,前者利用计划,后者利用市场,据此进行分析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而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点评:读懂材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直接凭感觉答题。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收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与教材结合得出答案打下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股票投机过度
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限制了社会购买力
C.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D.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基本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这是根本原因,而A、B、C三项是具体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