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院第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
———马克思
材料二院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材料三院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
请回答:
(1)三项伟大发明最早出现于哪个国家?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去的?
(2)火药在欧洲是如何重新开始使用的?三项发明在当时的欧洲发挥了什么作用?
(3)联系当今改革开放的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参考答案:(1)中国。阿拉伯人。
(2)重新使用:先后用于火炮和毛瑟枪。作用:新式火药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力量,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衰落;罗盘针的使用,为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证和动力,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由此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进而对新教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总之,中国三大发明在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教育;要善于学习和利用别人的科技成果来加快本国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三大发明的传播应用和在不同国度的不同历史遭遇,充分揭示了不同社会环境对科学技术的历史影响。其中第(2)问中对三大发明在欧洲作用的分析,要分开说明,不要混在一起。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它把过去一向认为是截然无关的地球上的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统一的理论中”,材料中的理论应指
A.太阳中心说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量子论
D.相对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统一的理论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理论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太阳中心说是天文学的学说;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是微观世界的学说。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近年来,关于谁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中韩两国各执一词,争论不休。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韩国学者敢于宣称“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有两手“证据”:
证据一:是((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公元1377年,发现于韩国清州,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于认定它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证据二:是韩国学者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毕舁的泥活字进行了还原,发现了“问题”,例如“易碎”、“不牢固”等等。韩国学者提出,事实上毕升创制的胶泥活字及其印本并未见流传,可见毕昇仅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材料二:1965年,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内出土佛经印本残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有关专家考证认定为是毕异之后大约50年(1103)北宋时期的泥活字印本,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材料三:依照《梦溪笔谈》中的记述,后人完全可以再造毕异当年发明的活字,清朝就有苏州李瑶、安徽泾县翟金生用毕异遗法制泥活字证明可行。
在当代,北京印刷学院课题组在2002年完成了这一工作,对韩国学者“易碎”、“常使活字掉下来”等质疑作了明确的否定。
材料四:韩国学者徐有榘(jǔ)(1764—1845)在《怡云志》卷七的《活版缘起》中说:“沈括《梦溪笔谈》记胶泥刻字法,斯乃活版之权舆(起源)也……或用铜造一一我东(朝鲜自称)尤尚之。”
一一以上均摘自《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年第9期
问题:(25分)
(1)以印刷术为代表的四大发明一直是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的象征,简要概述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4分)
(2)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证伪“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之说?(6分)
(3)你如何看待中韩关于“活字印刷术起源国”之争的?(15分)
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材料,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参考答案:(1)、6世纪以后,造纸术东传至日本、朝鲜,西传到欧洲,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13世纪印刷术东传至日本、朝鲜,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13世纪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推动了地理大发现;13世纪,火药传到阿拉伯,之后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4分)
(2)、材料二:实物遗存;材料三:科学试验;材料四:文献记载(6分)
(3)、要点提示:(15分)
中韩活字印刷术之争实际反映的是当今开放、多元文化背景下,各国、各民族对待优秀?文化遗产的一种态度。在这里,需要理性看待各种争执,反对狭隘、极端的爱国主义。从印刷发展史的角度看,必然先有雕版印刷,后有活字印刷。雕版印刷起源于中国,最晚在唐代已经发明。
从历史证据的角度看,目前已有考古发现、文献记载等多重证据互相印证中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
从逻辑的角度看,韩国学者存在偷换概念的错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直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并不是承认韩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金属活字只不过泥活字材料的延伸。
从反思的角度看,屡次发生类似事件,我国政府也有一定的责任,我国对印刷术等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宣传、重视程度都应该大大加强。
从历史启示的角度看,已有定论的历史结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迷信教科书,奉教科书为“圣旨”,在历史研究中,“孤证不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更应引起重视。
本题评分标准,一元与多元的解释(视角)同等重要,关键在于论证言之有据、结论与事实有逻辑关系,不再强求多角度,重在考查学生思维深度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得益于发明了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二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指出材料一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渊整,摆脱金融危机。
(2)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