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了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目的是(? )
A.根治水患
B.耗费国家财富
C.缓解失业问题
D.制造繁荣假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当时令人们产生这种担忧的直接背景是(?)
A.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30年代大萧条的发生
C.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D.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29-1933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大危机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而这一时期苏联正在进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因此使得人们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二十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这是因为
①社会贫富悬殊加剧 ②整个社会盲目生产、竞争处于无政府状态 ③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④资本主义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使然 ⑤西欧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压制美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材料一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美国)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二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三 前苏联的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
——汪宁《苏联社会保障对象的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材料四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迅速增长,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现阶段,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对鳏寡孤独等特定群体给予照顾;第二主要是通过实施社会保险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障;第三主要是国家发展商业保险,以满足不同社会成员的保障需求。
——摘自尹蔚民《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求是》2010年第24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二战后相关史实说明其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指出,前苏联社会保障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在内容方面的主要差异,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体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概括“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公共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影响:为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国家”提供范例。
(2)差异: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不同,前者完全来自政府;后者则由政府、私人(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原因:前苏联实行的是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美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3)成就: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构建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原因:①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③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完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 有人称苏俄新政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到政策引起的直接的表面变化④没有从发展、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