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人写诗赞叹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
①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 ②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③我国的交通和电讯事业迅速发展 ④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和电讯大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和电讯大国的说法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8分)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络绎不绝前来广州做生意,使广州成为商品贸易全球化的中心市场,呈现出对外贸易一片繁盛的景象。”
——《澳门略记》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国的GDP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4%,居世界各国的第一位……中国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占着首要地位的,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材料二? 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4%;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材料三?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材料四?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30年,美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在16~19世纪初叶成为商品贸易全球化中心市场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哪些特征。(6分)并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4分)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是世界的绎济中心;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益发展为紧密联系的整体,而广州交通便利,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明清时期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桥头堡,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6分,言之有理即可)
(2)特征: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6分)
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化国家,使西方领先于东方;新交通工具(蒸汽机、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抢占殖民地,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6分)
(3)特征: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4分)
原因:一战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6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及其影响的相关知识。
根据材料提供的“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和“广州”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知: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是世界的绎济中心;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日益发展为紧密联系的整体,而广州交通便利,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明清时期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桥头堡,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所以广州在16~19世纪初叶成为商品贸易全球化中心市场。
由材料信息“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4%;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得出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得出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得出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所以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等特征。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有:工业革命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化国家,使西方领先于东方;新交通工具(蒸汽机、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抢占殖民地,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由材料信息“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得出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得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所以1913~1938年国际贸易的特征是国际贸易几乎停滞,国际贸易的增长落后于工业生产的增长;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有:一战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贸易保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要解决非洲的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

[? ]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争取更多的经济援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主张在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各阶级各阶层提出的不同的治国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16世纪之交,欧洲农村自然经济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其表现之一是
A.货币地租消失
B.出现了最初的无产者
C.封建领主开始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业
D.富裕的作坊主扩大生产规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要注意理解题干中的资本主义萌芽限定地点是在农村。B、D两项讲的是城市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关内容,故排除。A项与商品经济的冲击所带来的影响相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