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的英国输华商品总值

材料二?中国银钱的比价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1840年至1845年和1845年至1850年的数据变化有什么相似和相异之处?
②上述相似和相异之处各反映了什么史实?
参考答案:①两表在1840一1845年间的数据基本上都呈增长发展的趋势。但从1845一1850年间,英国输入中国商品总值呈现减少,而我国银钱的比价仍呈上涨的趋势。
②相似之处反映了英国对华倾销商品的激增造成了中国白银外流,银价上涨。而相异之处反映了虽然英国对华倾销商品减少了,但由于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后,法国和美国对华输入商品增加了,外国在华倾销商品的总量仍在增长。
本题解析:本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概括、比较和分析能力。第一问依据材料中的数据,不难回答。回答第二问,需要明确,在此期间侵华的国家以英国为首,还包括法、美等国。侵略形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主义列强共同侵略中国,是导致近代中国灾难深重的重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孟子、董仲舒和黄宗羲都是儒学思想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的不同,在对君主专制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是对儒学的发展,所以A项不准确;董仲舒生活于封建社会的早期,不是社会转型时期,B项错误;孟子虽然提出“民贵君轻”,但并未否定君主专制,C项错误。故选D。
点评: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五城市结婚年代与结合途径分类表

资料来源:刘英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第4页。
材料二?南京四福巷已婚妇女结婚年代与婚礼形式分类表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刘英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第60页。
注:①表中文明结婚为按南京国民政府民法规定的基本程式而实行的婚礼。
②其他形式中包括茶话会、集体结婚、旅行结婚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1937~1982中国婚姻习俗变化的主要表现。(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1937年后婚姻习俗变化的历史因素。( 5分)
参考答案:(1)父母包办婚姻逐渐减少,(1分)婚姻自主性逐渐增强;(1分)
封建习俗如拜天地形式逐渐减少乃至消失(1分),习俗逐渐现代、文明(1分,);
1977年后,婚宴成为婚礼习俗的重要形式(1分).
(此题如学生答其他具体的变化表现,如“拜天地形式逐渐减少乃至消失”等之类,没有概括归纳,则每点只赋1分,本题总得分最多赋6分)
(2)政治制度的变迁;西方文明的影响;教育的发展;先进思想的传播;经济的发展等(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学者说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
A.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B.国家、地区之间对抗日益激烈
C.全球剧变引起世人忧虑?
D.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开始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