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0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它表明
[? ]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B.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中共高层有过激烈的论争,最终有2票弃权的情况下通过了加入WTO的决策,说明我们党中央是明智的,因为加入WTO①国内一些产品、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利于推动企业改革 ②部分产业受到冲击,但有利于我们环境保护 ③使中国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 ,有利于搞好中美关系④有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们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加入WTO虽然国内一些产品、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可能倒闭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企业改革,使之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也有利于中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4年联合国大会宣言说:“我们一致决定紧急地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并且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并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和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宣言主要是针对?(?)
A.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称霸世界的工具
B.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日益加剧,造成世界紧张局势
C.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贸易的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造成其政局混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合国大会宣言宣称旨在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是针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而言的。所谓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贸易的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读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根据所学知识是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根据所学知识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贝尔试图说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拒。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
A.电灯
B.电话
C.汽车
D.电影放映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机,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发明了汽车,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