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墨子曾批评说:“今王公大臣……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佼好则使之。”为改变这一状况,墨子主张( )
A“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B“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D“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以兴“天下之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今王公大臣……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之”说明墨子主张任用贤能之人治理国家,结合备选项的文字含义可知答案选B,A C D三项不是强调重贤任能。
点评:墨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其代表了刚刚兴起的平民阶级(自耕农阶层)的利益因而拥有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墨家主张注重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发明创造,从而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台湾《中国导报》刊载周玉埕《读近代史感言——兼谈中国统一》的文章,指出:“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之中国近代史——窃感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只要我们能够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愤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这充分说明
A.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
B.近百年来台湾屡遭欺凌
C.炎黄子孙渴望中国强大
D.台湾民众拥护“一国两制”的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材料主要说的是中国,需要团结,发愤图强,使中国强大。ABD三个选项主要是说的台湾,和材料提供的信息不符。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含义是指
A.只与周边相邻国家确立外交关系
B.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一切围绕苏联开展外交
D.坚决打倒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帝国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荣氏家族,是20世纪初崛起于无锡的中国最著名的现代工商业家族。奠定荣氏商业世家基础的便是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他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后又开设纱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材料二? 1937年,年仅弱冠的荣毅仁开始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逐渐成为荣氏二十多个家庭企业的代表。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其它江苏籍的爱国实业家,介绍其在实业领域的重大贡献。
(3)根据材料二,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是怎样改造的?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什么政策?为什么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
参考答案:(1)特点:以轻工业为主。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一战时期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2)张謇:创办了18个企业,参加9个公司的投资,要求重点发展纺织和钢铁业,主张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3)改造过程:实行以加工订货为主的初级、中级国家资本主义,1954年发展为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政策: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原因:因为他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利用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利用材料回答“红色资本家”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不包括?(?)
A.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B.天地万物生死存亡都是神意的安排
C.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寻人生真谛
D.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为逆向型选择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不包括”进行分析。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天地万物的生死存亡并不是神灵的意志,B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