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一书中指出:“从1953——1956年底,我国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这期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这里的“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是指
①当时农村生产资料微薄、生产分散规模狭小②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导地位确立不久,影响小④当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加快农业生产发展
[? ]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B.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举步维艰,但是中国民族企业像一棵小树在夹缝中还是逐渐生长。以下两家近代企业的共同点有? (? )

①它们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都是近代中外合资企业 ③都是洋务运动的直接产物 ④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它们都是采用机器生产,都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所以答案选C。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主要分布在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洋商见我工商竞甩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仿停市,上年(188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推押于洋商者。”上述史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
A.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缺乏管理经验,致使亏本
C.民族资产阶级与外国势力的对立
D.中国的民族工业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洋务运动虽然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在客观上却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这种推动作用表现在
①政治制度 ②文化教育 ③工业建设 ④军事建设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