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政府明文规定:“贡船者,法所许,市舶之所司,乃贸易之公也;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所私也。”(邓钟《筹海重编》)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明政府全面禁止对外贸易
B.明政府严格限制官民对外贸易
C.明政府允许朝贡贸易,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D.明政府鼓励有组织的对外贸易,打击私自出海贸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能力,考点是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指海外诸国与明政府间进行的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贸易),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海商者,王法之所不许,市舶之所不经,乃贸易之所私也”,体现的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故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五(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一至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其根源。(8分)
(3)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理解。(2分)
(4)分析宋朝商业革命为什么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4分)
(5)材料四和材料五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
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参考答案:(1)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发展。(2分)
(2)表现:(6分)
①时间、空间均不再限制(答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也可);
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③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④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
⑤海外贸易发达;
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2分)
(3) 没有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2分)
(4)原因: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②重农抑商政策;
③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及④闭关锁国的趋势加强。(4分)?
(5)社会现象:
①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
②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2 分)
影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2 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 极为不便”以及所学知识交子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关。(2)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可以从活动的时间、空间的限制突破;政府的调控;交易场所扩大农村集镇兴盛;外贸海外贸易更加兴盛,交通运输港口城市繁荣;货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等方面加以考虑。第2问商业发展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相关。(3)可以从生产方式的改变角度加以分析。(4)材料三主要是体现了政府加大对商业的盘剥,致使材料四中商人把资本转移到土地中去。(5)影响可以从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在古代历朝统治者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或者商品专营,用来排挤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商人在经商致富后把钱往往投资在土地上,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发展缓慢的原因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图文并茂,考查经济重心南移,角度新颖,又将数学、地理、历史知识的考查和历史研究理论(计量史学)的运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堪称经典。解题知道中国经济重心南宋时就已完成了南移,元朝时经济重心已在南方,再依据简单的地理知识和小学算术知识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北宋的“市”不同于唐朝的突出表现是
A.出现草市
B.
出现纸币
C.出现商业都市
D.突破“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明代
A.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形成区域商人群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信息显示当时国内长途贩运业的发达,验证了国内物资交流的频繁,故本题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