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康德说:“Saper aude!……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其中“Sapere aude!”的含义可能是
A.“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B.“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C.“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D.“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并得到幸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出自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B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思想,C体现了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D体现了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思想,因此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理念主要包括
①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②天赋人权?③主权在民
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这三位思想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自由三剑客”。他们是下列哪一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
A.欧洲启蒙运动
B.智者运动
C.文艺复兴运动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普罗塔哥拉,不是材料中的三个思想家。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意大利人,不是法国人。五四运动发生在中国,故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
——张志伟《西方哲学智慧》
材料二然而公众要启蒙自己,确实很可能的;只要允许他们自由,这还确实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因为哪怕是在为广大人群所设立的保护者们中间,也总会发现一些有独立思想的人;他们自己在抛却了不成熟状态的羁绊之后,就会传播合理地估计自己的价值以及每个人的本分就在于思想其本身的那种精神。……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三启蒙运动的思想颠覆了统治欧洲1000多年的基督教价值观,用一套以理性建构而非上帝启示的世俗价值观取而代之。不仅如此,启蒙运动促使政治和文化领袖理性地分析社会,并经济地投身于社会进步与伟大事业的繁荣中。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材料四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的含义。并结合所学,说明其驱散黑暗,“散布光明”的核心武器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德对于“启蒙”提出了哪些观点?(4分)这些观点,在其政治理论当中表现为怎样的主张?(4分)
(3)根据材料三及相关史实,简述启蒙运动的积极影响。(8分)
(4)结合材料四,说明启蒙运动具有怎样的局限性?这一局限的根源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1)独立的运用人类的知识和能力,使人类摆脱迷信和无知的状态,走向光明。(2分)核心武器:理性。(2分)
(2)观点:人们有能力启蒙自己;自由是人们获得启蒙的重要途径;即使是原来的思想统治者,也有可能走向启蒙,并传播启蒙思想;启蒙只能缓慢的进行,而不可能通过革命完成。(4分)
主张:国家应该代表公民的公意,公民应当把自己的主张看成是公意的一部分;国家应当遵循公民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原则;公民应当服从现存的国家权力;公民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不可以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4分)
(3)冲击了宗教神学对思想的束缚,构建起一套理性的世俗价值观;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勾画了政治蓝图,如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也对美国独立战争及共和政体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如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在西欧掀起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浪潮。(8分)
(4)其倡导的进步思想,仍然无法脱离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2分)
根源:18世纪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时代局限;以及启蒙思想家们的阶级局限。(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3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多年前, 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 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 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 极为椎崇。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场争论的结果,似乎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材料三?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运用中国形象的背景;简要分析每场争论的结果都对中国形象不利的原因。(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怎样的局限性?(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外来文化?(1分)
参考答案:
(1)元素: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儒家文化中“民贵君轻”思想;公平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3分)
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文化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2 分)
(2)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反宗教神权与专制暴政;中国形象成为批判的武器。(3分)
原因:启蒙运动信奉理性主义;随着对中国现实认识的深入,他们认识到中国现实的停滞与落后。(2分)
(3)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2分)
(4)尊重、包容;理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1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第(1)小题:第一小问要求学生提炼材料中值得欧洲借鉴的因素,从材料中的“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哲学”、“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科举制度”等方面去概括;欧洲主要看好中国的“理性思想”、“民主观念”和科举制度,所以这些都有利于欧洲的近代启蒙。
第(2)小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欧洲利用的中国形象主要体现在宗教、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所以学生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去概括当时的欧洲背景;第二小问的原因主要是启蒙运动信奉理性主义,随着对中国形象的理性审视,逐渐会看到中国各方面的落后。
第(3)小题:该小题为内敛型的设问,材料中卢梭的个人表述“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和“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两处可以明显地看出,当时启蒙运动在思想上的局限就是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第(4)小题:该小题为相对开放的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必须要紧扣上述几则材料,并且围绕“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这个主题,该材料中涉及到了欧洲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但理性思考后发现有不适应时代需要的东西,所以不能一味接受。故对待外来文化,既要虚心接受优秀的部分,也要包容与自己不同的地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