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观察《1913 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 ]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B.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2、判断题 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鸦片战争
3、选择题 中国近代最早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是
A.商人 地主 官僚
B.大商人 高利贷者
C.洋务派官僚
D.官僚 手工工场主
4、判断题 “(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 ]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5,6年殆值千万。其他如锡如水银如锌铅,产额既有增加,价值亦皆骤涨。其尤可惊异者,厥为钨矿。钨之发现,始于民国4年,至6,7年,则江西湖南广东所产达4000余吨,价值1000万元。世界产钨之国,除美国外,殆以吾国为最。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1978——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材料三 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围民族工业之前提》,1941年
(1)依据材料一分析南方金属矿产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后来发展失败的原因又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例最快的是哪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具体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