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下列事件体现了这一精神的是
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迎接尼克松总统来访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判断题 (12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应对“二战”后两极分化的世界格局,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
(2)中国外交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中国威胁论”在某些国家甚嚣尘上。试结合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评论这种观点。(6分)
3、判断题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数据来源予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判断题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一和图二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图一

图二
[? ]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5、判断题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下列因素中,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A.国家性质
B.国家力量
C.国内外局势
D.国家利益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