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 ]

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
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结合有关时代背景,概括指出1960年~1962年与1976年—1978年,中国共产党怎样纠正自身错误的,并指出为什么两次纠错产生了不同结果。从中你可得出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一)纠错:背景:由于1957年以来我党“左” 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之自然灾害和苏联背信弃义,造成了1959年—1961年的严重困难。
措施:1960年党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1962年中央在经济上采取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背景:①十年文革给各项事业带来巨大损失
②文革后,“两个凡是”实质上仍坚持“左”的错误。
措施:①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结果不同及原因:第一次侧重于具体政策和措施上调整,根本指导思想没有变,致使“左”倾错误发展,导致“文革”。?
第二次中央彻底改变了指导思想,清除了“左”倾错误及根源,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三)认识:①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事业胜利的保障。正确的指导思想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②经济建设是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史实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史实的能力。审题时,首先应明确本
题答题中心是现代史上我党两次纠正自身错误,准确把握史实。而本题解题关键却是两次纠错的
背景:前一次纠错,从指导思想上仍有错误,后一纠错,首先纠正了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抓住了这一背景,内容和结果上的不同便可迎刃而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它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对原来僵化的农业经济体制实行了自我完善,使之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浦东开放后迅速崛起的条件有
①上海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国家给予的一定时期的免税政策
③上海独特的地理、交通优势 ④上海特有的人才、产业优势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