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出台的科技、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其先后顺序是
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②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④②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据教育部统计,1950——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分布于苏(8357人)、东欧(共925人:东德273,捷克238,波兰160,匈牙利88,罗马尼亚75,保加利亚68,阿尔巴尼亚23、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
——《百年接力留学潮》
材料二 从1979年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此外,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之内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百年接力留学潮》
材料三 据统计: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首批院士96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名受奖者中21名是归国学者。
——《百年接力留学潮》
回答:
(1)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大规模组织留学教育,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第9代和第10代留学教育的高潮。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扼要分析出现以上留学高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上述两个时期留学主要目的地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做出的重大部署是
[?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判断题
2009年10月1日的国庆大典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不仅游行队伍的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而且,三军检阅还显示了大国崛起的神威。与此意义相同的事件是:?
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② 出兵索马里海域?
③神州7号发射成功并返回?④5.12抗震救灾的胜利
⑤上海世园会即将召开?⑥第11届全运会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5、判断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做到了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 ]
A.开展扫盲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