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首次把世界唤作“地球村”起,一些富于文化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西方史学家就感到了一种必要,那就是必须突破19世纪以来国别史和西方中心论传统,从文明比较的角度重写世界史,以便提供某种参照,对“地球村”中某种健康的共同文化的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方中心论传统史观需要突破
B.强调本民族史是每个史学家的责任
C.保护多元文化有助于国际合作
D.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必须突破19世纪以来国别史和西方中心论传统,从文明比较的角度重写世界史”说明了坚持从世界文明融合的角度从新看待历史,历史学家不可抱残守缺只注重强调从本民族史出发去研究历史,答案选B,A C 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的出题角度主要是考查对文明史观的内涵的理解,这一成为当下高考历史理论考核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准确把握各个史观的内涵是解答此中提醒的基础和关键,希望引起高度关注,常见的五大史观是: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孔子反对商业欺诈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孔子依靠法律来维护市场秩序的情况,故选A。B正确,材料中孔子的行为都是为了关注民生;C项正确,吴狱氏“朝饮其羊”属于商业的欺诈行为,孔子进行打击;材料也能够反映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的情况。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的思想包括政治思想:仁和礼,材料中的信息其实就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除了仁和礼以外,还主张德政;哲学上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形成。下列各项,不属于这一格局形成过程中的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D.欧元正式启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欧元正式启用是在2002年1月1日,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1955年,所以D项不符合时间要求,选择D。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发生于1947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发生于1955年,正好处于题目所涉及的时间段内,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二者交相辉映共同促进人类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材料二:《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空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有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敬告青年》
(1)写出古代中国两项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2分)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三大发明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不得摘抄材料原文)(6分)
(3)结合所学指出“德、赛两先生”的具体含义。(2分)这说明先进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分)
(4)材料三、四反映"东学西传"与"西学东渐"所产生的最主要的共同影响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
(1)成就:《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郭守敬制成简仪等(2分)
特点:世界领先,涉及领域广泛;农业或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较快。(2分,答两点即可。)
(2)帮助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建立;加速了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6分)
(3)德先生指民主,即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赛先生指科学,即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2分)向西方学习。(1分)
(4)推动近代化进程。(1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世界领先,涉及领域广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较快。
(2)依据材料三中的“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空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结合所学知识,火药为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
(3)依据所学知识,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材料反映了陈独秀将民主与科学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要武器,故其途径是向西方学习。
(4)结合材料,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四反映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传入中国,促进中国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故其共同的影响是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次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材料二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材料三(中国)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种类的新国家”中“新”的具体表现。(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造成“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的理由。结合三则材料回答,共和政体在中美两国不同的境遇说明了什么?(9分)
参考答案:(1)“新的种类的新国家”是指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具体表现:联邦制、三权分立制、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3分)
(2)理由: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对西方事务不注重;中国缺少学习外国的传统。(6分)说明:从国情出发,不照搬别国政治体制。(3分)
本题解析:(1)解答本问关键是搞清楚国家与时间。由“美国”和“革命”等信息判定时空信息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共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则知“新”是指美国民主共和的特点。
(2)理由分析依据:“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强调的是伦理原则、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材料三的关键信息:然而失败的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说明应从中美两国的国情来分析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