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举措
B.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C.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D.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2、判断题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朝廷派官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城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联系
3、判断题 材料一?上(宋高宗)谕大巨曰……又曰:“广南(广东南路)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番商(海外各国商人)肯来,动得数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诏行中书省唆都、浦寿庚等曰:“诸藩国列居东南岛寨者,皆有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元史·世祖记》
材料三(乾隆二十四年部覆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议)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用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
(1)材料一中“广南市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
(2)上述材料中称外国商人为“番商”“夷人”等,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怎样的心态和思想?(4分)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这些政策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判断题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5、判断题 下列各史料片断,可用来研究明太祖“海禁”政策的背景的是(? )
A.“逾年,新倭人至,屡寇浙东三郡”
B.“且闻华民惯见夷商获利之厚,莫不歆羡垂涎”
C.“英吉利在西洋诸国中较为强悍”
D.“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