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举措
B.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C.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D.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直至晚清时期自然经济解体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步兴起,这一思想观念才基本宣告破产,所以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和作用。
点评:“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联系,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也受到限制。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社会进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月,朝廷派官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城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B.防止鸦片走私
C.杜绝西方思潮
D.严控对外联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清代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这一政策的含义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材料一?上(宋高宗)谕大巨曰……又曰:“广南(广东南路)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番商(海外各国商人)肯来,动得数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诏行中书省唆都、浦寿庚等曰:“诸藩国列居东南岛寨者,皆有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元史·世祖记》
材料三(乾隆二十四年部覆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议)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用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
(1)材料一中“广南市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2分)
(2)上述材料中称外国商人为“番商”“夷人”等,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怎样的心态和思想?(4分)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这些政策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1)管理对外贸易。(2分)(2)妄自尊大,排斥和鄙视外国人和外来文化。(4分)
(3)宋元时期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清初实行闭关政策。宋元时期的开放政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我国同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而清初的闭关政策则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经济落后于西方,导致清朝后期出现被动挨打的局面。(1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直接反映的是明朝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供不应求的现象。ACD中的说法在材料中均未得到体现。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各史料片断,可用来研究明太祖“海禁”政策的背景的是(? )
A.“逾年,新倭人至,屡寇浙东三郡”
B.“且闻华民惯见夷商获利之厚,莫不歆羡垂涎”
C.“英吉利在西洋诸国中较为强悍”
D.“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明初,明太祖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下令海禁;说明是从维护统治的需要出发的,综合四个选项,D中认为西方发展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外来侵略,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