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监督权,实行五权分立。可见,在孙中山看来,西方三权分立的主要弊端在于
A.官员产生方式
B.权力划分不细
C.民主具有虚伪性
D.不符合中国国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孙中山先生认为三权分立原则中存在弊端:第一,官吏无论是由选举还是由委任而来,很多都是因滥举或任用私人而得居官位,愚蠢无知之辈。其根源在于没有严格的考选制度。第二,纠察权归议院掌握,议院往往擅用此权,挟制行政机关。“因此,常常成为议院专制。”使得行政权不能正常施行。鉴此他提出了三权以外再加考选和纠察权独立的“五权分立”的主张。
点评:从“五权分立”思想提出的过程看,孙中山先生是鉴于欧美各国三权分立之后出现了弊端,并力图纠正这一缺陷,是认真地从中国古代历史遗产中吸取可用的东西,结合西方已有的经验加以概括,提炼而来的。它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在他看来,它一方面借鉴于当时形式最民主的制度,又从中国古代吸取精华向其“五权分立”原则中注入传统因素,使民众和社会易于接受。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威胁, 中共“六大”被迫自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郊区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召开。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中共“六大”召开是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两党对峙时期
C.长征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关键信息: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北代战争时期是1925至1927年,排除A项;国共两党对峙时期是1927年至1937年,B项正确;长征期间是1935年至1936年,C项排除;抗日战争期间是指1937至1945年,排除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位于湖北汀泗桥的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该战役打击的对象是

[? ]
A.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冯玉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
[? ]
A.领导工人运动
B.发动武装起义
C.进行土地革命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晚期,某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所指的维新党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注意对材料中三派的主张进行分析辨别。“守旧党”即主张原封不动维护封建统治的顽固派;“中立党”保国以变法,符合维新派主张。而题干材料中的“维新党”主张“作乱”,应是革命党人。故选D
点评: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各个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洋务派的洋务思潮被证明走不通,维新派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君主立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主张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