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苏格拉底一生探求知识,“我无知,所以我求知”。柏拉图则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探索自然
B.人文主义
C.探索社会
D.个人主义
2、判断题 对印度经济发展的正确评价是(? )
A.逐渐高速发展的国家
B.推行国营经济发展战略
C.科学技术方面成就突出
D.粮食尚不能自给
3、判断题 茅盾在他的著作《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方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B.列强侵略不断扩大,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民成为商品化的受益者
D.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加快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步伐
4、判断题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结束了分裂,实现了思想统一
B.b处:西汉改造了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和墨家等思想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5、判断题 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