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隋唐时期城市中,实行严格的坊市制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元朝对外贸易行省,当时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是
A.广州
B.宁波
C.泉州
D.扬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在元代海外贸易交往中泉州是最大的港口城市被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而A广州在清代实行闭关锁国之后成为清政府唯一的对外开放城市,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在对外贸易中成为最为重要的城市,B宁波也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成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D扬州不是沿海港口城市而是重要的内河航运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手工业城市,所以答案选C。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一个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曾对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下面可作为其研究依据的是
[? ]
A.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观察下列图片,请完成:




图1 ?图2 ?图3 ?图4
(1)判断4幅图中货币出现的年代。
(2)结合所学内容,说明图2货币出现的积极作用。
(3)图4货币的名称是什么?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新石器时代晚期;秦朝;唐朝;北宋。
(2)秦半两钱统一货币形制为圆形方孔钱,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中国铜钱的基本形制;货币的统一有助于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3)交子。原因:北宋时期四川商品经济发达;金属货币笨重,不利于经营交流,而纸币轻便,适应了大宗贸易的需要等。
本题解析:本题利用图片资料的形式,考查对货币发展历史的把握和从图片资料中准确获取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图1的贝币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图2的秦半两钱和图3的开元通宝根据图片即可判断;图4的交子出现于北宋的四川地区,结合所学内容即可分析出交子产生的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6分)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日益重要,海权问题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想观念?(2分)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经济根源。(2分)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有7000年海洋文化,其航海在唐宋元迄至明中叶的七八百年内领先于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2分)
材料二?夷货(外国货物)非衣食所急。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恤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摘自《海防纂要》卷七
(2)材料二主张实行什么政策?指出其理由。(4分)
材料三?有人说:“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如何正确理解“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4分)
参考答案:(1) 观念:重视农业,轻视海洋开发利用。(2分)
经济根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
举例:指南针运用于航海;海上丝绸之路繁盛;海上贸易发达;郑和七次下西洋。(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 政策: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分)
理由: 外国货物不是中国急需品;海禁可以杜绝外患。(2分)
(3)主要因素:新航路开辟。(2分)
理解: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贸中心,加强了欧洲与亚、非、美之间的直接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对美洲、非洲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给当地人们带来了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的贫困和落后。(4分)
本题解析:
(1)注意材料信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结合经济因素分析原因。再列举我国古代航海业和航海技术发展的例子。
(2)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夷货非所急”“绝之则内外无由生”可看出对外政策及理由。
(3)注意时间信息“1500年”,联系新航路开辟,再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点评:“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近年来在全国高考各种模式试卷的历史试题中,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频繁出现。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针对性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更好地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