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
材料二 伏尔泰(1694-1778年),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哲学辞典》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3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伏尔泰等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具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参考答案:(1)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3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德治;还主张恢复周礼。?伏尔泰与孔子的思想都透露着“博爱”与“人道”等道德精神,但孔子却比他要早两千多年。(言之有理,即可给分)(6分)
(3)?解放思想,冲击专制;?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④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世界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1)财富观:由材料一中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可知其财富观是重义轻利;安贫乐道。
(2)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的原因应该从两者主张的相似之处和孔子的思想能够为伏尔泰所用两个角度去思考,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伏尔泰是个启蒙思想家,所以他主要是为了启蒙运动的需要而推崇孔子。
(3)这一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启蒙运动的影响主要有:?解放思想,冲击专制;?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④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世界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等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启蒙运动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四使并进”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 )
A.重征赋税
B.独尊儒术
C.实现仁政
D.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