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柳宗元认为周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血缘的亲疏,最终导致地方上诸侯混战,实行的分封制是周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而秦朝的灭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不是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郡县制。故选A。
点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
分封制
郡县制
?
不
同
点
时 代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与中央
关系
被分封的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
影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划分
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
共同点
目的
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
性质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
B.体现三省分权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B项表述正确;三省中分工明确,集思广益,减少了决策失误,C项表述正确;三省制将相权一分为三,确保皇权的独尊,D项表述正确;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内部的机构,并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所以并不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应该是君主专制。故理解有误的是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朝科举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因取士效果不尽理想,洪武六年一度停罢……洪武十七年,命礼部定科举程式,颁行各省,其后遂为定制。按规定,士子必须先在州县通过预备考试,获得生员资格(亦称秀才)之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说明明初的科举制度( )
A.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唯一内容
B.把官办学校与科举有机结合
C.力求改变宋元科举制的积弊
D.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而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的科举制度。材料反映了明代科举制度促进了地方府州县学的发展,即明代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积极影响,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