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互相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全球通史》
材料二: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材料三:“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分)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哪些趋势决定着此后的“中国发展进程”?(4分)
(2)材料二中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的变化指的是什么?分析引起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变化的原因是什么?(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在1911年的大革命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8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6分)并且列举 “群雄竞起”的表现。(2分))
参考答案:(1)表现:生产力发展;以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允许土地买卖,出现土地私有制;阶级关系的变化:各国奖励耕战,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社会结构的变化: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全面繁荣,社会呈现出追逐利益的局面。(4分)(答对任意二点即可得4分)
趋势:政治上:从分裂到统一;从“封邦建国”体制到中央集权体制;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等。思想上:儒法道成为此后影响中国政治的主流思想。经济上:小农经济和重农思想影响久远。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融合发展。(4分)(答对任意二点即可得4分)
(2)指的是中国社会由贵族社会转变为平民社会;(2分)贵族垄断国家权力的局面演变为社会各阶层共同掌握。(2分)原因:科举制的实行;(2分)士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兴起;(2分)文化教育的发展。(此点不作要求,可酌情给份)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还移风易俗,使得社会风尚发生变化。(答到四点可得8分)
(4)西欧崛起: 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政治上,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技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 (4分,列出其中4点即可)美国崛起: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共和政体;三次科技革命;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2分,列出其中2点即可)“群雄竞起”表现: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的崛起。(2分)
本题解析:(1)“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此问需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来回答,通常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回答。
第二问: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哪些趋势决定着此后的“中国发展进程”?先思考 此后的“中国发展进程是什么,判断一个社会的概况依然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但需要注意当时,回答中国古代史的题目,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也很重要。
本题结合所学即可。
(2)注意材料中的:“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本题答案不再是传统的宋朝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等。 第二问分析引起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类题型的做法需要从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各角度思考。
(3)据所学知识,多角度回答辛亥革命的意义即可,注意现在较热门的新史观的提法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原因类题型,考查的是阶段特征,需要学生结合所学找出特定时代有利于西方主导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原因
第二问考查的多极化趋势,列举几个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D.贵族土地私有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贵族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而不是战国以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故选D。ABC三项都是战国以后在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主要的土地制度。
考点: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点评: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这是在生产力发展不高的情况下实行的土地制度,采用大规模集体协作的方式进行生产,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耕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家一户生产成为了可能,这种情况下,土地私有制确立了,小农经济产生。在封建社会主要是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和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是主要的形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5分)19世纪中期,不论对于中国历史还是对于世界历史,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学者杉原薰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海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支持或反对“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观点的主要理由(7分)。
(2)写出19世纪中期以来推动经济史主体在“西方”成长的主要政治、经济与科技因素(9分)。
材料二?英国历史学家韦尔斯认为:到19世纪中期,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全都卷入整体世界,人类到此才真正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活动舞台。这一时期,由于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任何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等,都有可能在国际广泛传播,都有可能为其他民族所利用。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一时期任何文化既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由于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任何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等,都有可能在国际广泛传播,……这一时期任何文化既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9分)
参考答案:
(1)支持:(1分)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较大的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发展要建立在对外财富掠夺基础上,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6分)或反对(1分):尽管农耕经济水平仍然较高,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而新航路开辟以后的三百年,西欧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奠定了向工业文明过度的基础。(6分)
(2)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科技:自然科学发展迅速,进化论、电磁学、相对论、量子理论等成果促进了人类进步。(9分)
(3)工业革命随着交往传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促进了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传播到世界,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9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遥远的大西洋沿海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再结合鸦片战争的背景即可说明材料观点的主要理由。
(2)考查了教材的基础知识,实际上考查了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崛起和发展的政治、经济与科技原因,结合该时期的史实回答即可。
题目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在全球性传播,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结合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文明传播的史实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河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即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钁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仅此一处出土文物不能说明青铜时代已经结束,所以排除A项。牛耕得到广泛推广是在汉代,所以排除B项。C项为无关的错误项,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中国古代耕织图诗文八角碗,该碗图片形象生动、细腻传神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下列关于此碗图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说法错误的是
?
A.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
B.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
C.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D.劳动者采取集体耕作方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瓷器中的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耕作方式,此时已经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小农经济是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不是在集体协作。因此AB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D项。
点评:小农经济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存在的一中的生产形态。小农经济春秋时期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提高是小农经济产生发展的原因。小农经济的特点如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保守性,封闭性,脆弱性等都需要把握。此外,还需了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