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毛泽东曾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其理由是(?)
A.以往的民主革命都失败了
B.孙中山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取得成功
D.孙中山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创立民国。因此毛泽东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故选D。A项错误,没有说出孙中山主要的贡献;B项错误,三民主义并不是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C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是并未创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点评:民主义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平均地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规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4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
(4分)
(3)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世界潮流:民主共和(或资本主义发展)。(1分)
思?想:三民主义。(1分)
历史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的发展(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分)
(2)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
(3)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言之有理即可)(2分)
本题解析:第(1)问,需要联系当时世界发展的形式,在近代西方经济方面发展资本主义,政治方面建立代议制政体,这都代表了世界发展的形势,其思想联系史实回答即可,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意义主要应从对中国政治的影响角度来回答;第(2)问,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在井冈山时期发表的,依据这一信息回答背景即可,其理论内容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第(3)问,联系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思考回答即可,第(4)问,开放性设问,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1)三大特征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系,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入的过程。
③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四个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1915~1919年即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发表的宣言,虽重申了孙中山的直接民权说,但明确表示了否定“天赋人权”的平等自由说,强调“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及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这表明在当时的国民党看来
A.西方的天赋人权说不适合中国
B.孙中山的直接民权说更为先进
C.反帝反军阀是给予民权的前提
D.民族危机依旧影响民主的实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否定天赋人权,强调反对帝国主义的人及团体才享有一切自由权利;这表明反帝反军阀是给予民权的前提,故选C。A、B两项说法与材料不符;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华民国十七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规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
A.民本主义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雅典民主制下,享有民主的权力的有
A.外邦移民
B.奴隶
C.他国公民
D.城邦公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雅典民主仅是对雅典城邦公民集体而言,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属于非公民,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