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政府往往透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5至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5至8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
A.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B.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C.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D.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民国5年至8年”可以看出正处于一战期间,即1917年至1920年,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具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其它时间则是相反,结合“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分析,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时代背景或“主要原因”的限定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战国“百家争鸣”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双百”方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处在社会性质开始或刚刚变化时
B.都提倡自由争论
C.在当时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D.都指有一百多家学派互相争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百家”是泛指众多的学术流派,不是指具体有一百多家。因此D项明显错误,故选D。战国的百家争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而新中国的百家争鸣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因此A正确;百家争鸣都提倡自由争论,发表意见,有着宽松的环境;因此B项正确;C项正确,思想的自由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
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了女子嫁妆中预备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体现了儒学重视孝道的家庭伦理道德观,C项符合题意;A、B反映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D体现了统治阶级的重农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儒、墨、道、法究竟谁是谁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社会现实
B.人与社会的和谐
C.人的生命
D.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与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面对社会的大变革,诸子思想家纷纷对社会现实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展开批驳与争论,希望用自己的思想来改造社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分析选项,A项最为恰当,所以应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1)材料一中“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7分)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8分)
参考答案:(1)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
本题解析:大陆和台湾的关系,福建来考更有亲切感,这个题目考查对教材知识的把握,还有历史事件的归纳,分析能力。
(1)联系1727年(18世纪前期)的中国国内和国际背景。设置地方管理机构,意图必然是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
(2)主要从缓解福建的经济压力及促进台湾开发与发展的角度简答作用。
【考点定位】选修四·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康熙帝。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