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对外贸易
材料一 ?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 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片板不许下海”,“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清政府颁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
——屈大均《广东新语》
请回答:(9分)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一本万利的交易”?其思想和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2)除材料一涉及内容外,明清时期还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同时期的西方实行了什么对外经济政策?(2分)
3)材料三中清初为什么要继续实行“飘洋私船照旧严禁”的政策?(1分)结合史实说明清朝的此项政策的变化。(2分)
参考答案:1)理解:这是一种有官方控制和垄断的 “朝贡贸易”。外国朝贡的同时可以附带货物进行贸易,政府以数倍的代价作为交换。(2分)
根源: 思想:儒家的礼,以礼待人、以礼服人。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分)
2)明清:海禁政策;西方: 重商主义;(2分)
3、原因: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1分)
康熙时因局势稳定,下令开禁,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贸易。随着西方势力渗透,对外政策逐渐收缩,乾隆时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古代赋役结构演变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人头税逐渐向资产税转化,二是力役逐渐由现役向代役、雇役转化,而这两条途径的最终汇合点为田亩税”。这两条途径最终完成汇合是在(? )
A.唐朝两税法
B.宋朝募役法
C.明朝一条鞭法
D.清朝“摊丁人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清朝湖南巡抚王文韶的一段话:“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如机器盛行,则失业者渐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胜言矣。”这段话表达的基本统治思想是
[? ]
A.重农抑商的思想
B.中体西用
C.农耕是统治稳固的保证
D.反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说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其主要依据是()
A.剥削形式的转换
B.征税标准的改变
C.人身控制的松弛
D.征税对象的扩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是由两税法的内容判断得出的。两税法规定“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所以是“一大变革”,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地,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
[? ]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