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唐代的节度使在地方上掌握行政、军政、财政大权,成为雄霸地方的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第③项明显错误,故排除含有此项的选项即排除A、B、D三项。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始置左右丞相,佐助君主处理国家军政要务。嬴
政统一全国后,设置“三公”。其中御史大夫职位相对低而权限重,太尉一职虚有其位而无实人。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
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四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公”的出现有何实质意义?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2分)
(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2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