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6年是纪念红军长征七十周年,中央电视台组织了《我的长征——重走长征路》的活动,下列哪个地点他们没有经过
A.江西的瑞金
B.江苏的南京
C.贵州的遵义
D.甘肃的会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路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解放贵州重镇遵义,召开遵义会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所以重走长征路活动没有经过的地点是B。
点评:重走长征路整体构思以重温长征为线索,关注长征沿途地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经历,展现当地风土民情、民间文化和民生及社会发展状况,通过该活动进一步促进红色革命区的经济与旅游的发展。通过社会各行业公众领军人物与普通民众的组合参与重走长征路,全社会共同重温这段历史的同时,共同关注人类最自然和本色的奋进精神,并通过活动中相互交流和沟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毛泽东的卫生李银桥回忆,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日夜操劳的毛泽东头上出现了白发。毛泽东风趣地说:“白了一根头发,胜了三大战役,值得!”三大战役的重大意义在于
A.解放了长江以南地区
B.宣告国民党统治的结束
C.吹响战略反攻的号角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是回答问题。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香港经历的沧桑巨变。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1所述事件发生的原因,它对香港地区产生了什么直接结果?(4分)
(2)图2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6分)
(3)图1到图2反映的香港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巨变?(2分)
参考答案:(1)清政府腐败无能,鸦片战争中国战败。(2分)英国割占香港岛。(2分)
(2)香港回归祖国。(2分)
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4分)
(3)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走向富强。(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阅读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之后签订《南京条约》的情景。主要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签订《南京条约》对香港的结果。
第二题,图二表明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情景。香港能回归祖国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第三题,图1到图2反映的香港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化: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走向富强。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材料三?发展“蓝水”海军,作为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已使这种令国人尴尬的情况有所改变,中国海军编队多次出访太平洋彼岸的国家,展示了步入现代化行列的中国海军新姿,但与大国掌控海权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因此,北京决定打造航母战斗群,并将之部署在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这条中国经济生命线,靠自己的海上军事实力来保护自己的海上供应线,也成了当务之急。
(1)概括材料一所述现象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分析“甲午一役”对清政府的海防和日本侵华战争分别产生了何种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海军建设上的主要思路。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近现代中国海防建设的主要不同。(6分)
参考答案:
(1)现象,军队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落后,海防废弛(3分)。原因,清政府仍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腐败,经济货后,对外闭关锁国(3分)。
(2)对清政府海防,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威海卫军港遭毁,旅顺、大连被日本占领,渤海、黄海海防尽失,京畿门户洞开(3分)。对日本侵华,战后巨额赔款为其提供了雄厚资金,为日本势力壮大提供了条件,加快了日本侵华步伐。(3分)
(3)思路,大力发展蓝水海军,打造航母战斗群。(2分)不同,近代海防废弛,领海主权遭到破坏,被动改造。现代海军势力显著增强,海防布置较为系统,以建造航母群来主动捍卫主权。(4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所描述的现象是:军队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落后,海防废弛;结合鸦片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可知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清政府仍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腐败,经济货后,对外闭关锁国。(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中日甲午战争对清政府的海防和日本侵华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即对清政府海防,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威海卫军港遭毁,旅顺、大连被日本占领,渤海、黄海海防尽失,京畿门户洞开;对日本侵华,战后巨额赔款为其提供了雄厚资金,为日本势力壮大提供了条件,加快了日本侵华步伐。(3)从材料三中文字“发展“蓝水”海军,作为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靠自己的海上军事实力来保护自己的海上供应线,也成了当务之急。”可以看出中国在海军建设上的主要思路是:大力发展蓝水海军,打造航母战斗群;近现代中国海防建设的主要不同表现在近代海防废弛,领海主权遭到破坏,被动改造。现代海军势力显著增强,海防布置较为系统,以建造航母群来主动捍卫主权。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