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说明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青年学生的斗争
B.工人阶级的斗争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强调了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对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决定性作用,而“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说明了学生斗争仅仅起到了先锋队的作用,主力军还是工人阶级,所以答案选B,A不是主因,C当时尚未成立,D项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非决定性作用。
点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无产阶级觉醒的标志,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今天我们积极倡导的五四精神与此相联系,所以必须对其要有深刻的领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 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共成立于1921年,而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1说法错误;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共同领导国民大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革命失败,2说法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为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指挥,3说法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的标志应为新中国的成立,4说法错误。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14年是甲午年,在最近的两个甲午年(1894、1954年)中所发生的一些大事及其影响,
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下列对这两个甲午时期的概括最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国签订首个资本输出条约;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B.中国政治民主探索开始;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初具规模
D.中国救亡探索模式转型;中国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探索的开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错误,《马关条约》签定是在1895年,不是1894年。1954年中国出席的日内瓦国际会议是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出席的,所以B项错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是在19世纪的70年代前后,不是在1894年,所以C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条约的签订被称为是“吸干中国最后一滴血”,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 ]

A.列强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
B.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C.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D.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孙中山之所以提出平均地权的思想,主要是为了…(?)
A.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B.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
C.解决广大农民的生计
D.取得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时,资产阶级还没有革命成功,谈不上巩固统治,因此A项可以排除。B项很明显不是目的,也可以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从根本上说,他不应承担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任务,他之所以提出平均地权,主要是为了取得农民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支持,以促进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